内容
法润校园 护航青春——闻喜法院“法治第一课”开讲啦!
成长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如何让青少年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害,懂得行为的边界与责任?正值开学季,闻喜县人民法院的法治副校长们陆续走进闻喜县县直学校和各乡镇中小学校园,用一桩桩真实案例,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堂堂震撼又发人深省的新学期法治教育课。
法官们通过在校学生身边多发的案件入手,环环相扣,以未成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热点案例,剖析“小案例”并揭示背后的法治“大道理”,努力使学生掌握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开的基本法律知识,明确行为的边界,助力在校学生筑牢法治根基。
01、直面校园霸凌:不做受害者,也不做旁观者,更不做加害者
案例分享: 某职业学院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4名女生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无故殴打、辱骂一名女学生,并拍摄视频,事后还在微信群内小范围传播;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法官提醒:
1. 拒绝成为受害者:遇欺凌不要沉默,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或报警。
2. 拒绝成为旁观者:你的漠视就是纵容,你的发声就是帮助。
3. 更拒绝成为加害者:暴力无法解决问题,只会把你推向法律的被告席。
02、预防性侵伤害:我的身体边界,我来守护
案例分享:一起利用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诱惑未成年人发送隐私照片的案件,被告人最终被以“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
法官强调:
身体权属于自己:背心、短裤遮盖的地方,不许他人随意触碰。
警惕“熟人”与“网络友好”:多数侵害来自熟人,需保持警觉。
学会说“不”并立即求助:对不舒服的接触要勇敢拒绝,并及时告诉家长、老师,或直接报警。
03、防范电信诈骗:看不见的陷阱,看得见的法律后果
案例分享:有职业中学的学生受“兼职赚快钱”诱惑,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赃款,虽未直接行骗,仍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官忠告:
- ❗不出租、出借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和微信账号;
- ❗不轻信“扫码送礼物”“充值返利”等网络诱惑;
- ❗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关机、告知父母或老师。
04、互动环节:法律不远,它就守护在我们身边
“如果被同学恶意造谣怎么办?”
“不小心参与了打架会不会留案底?”
面对学生们的问题,法官们一一耐心解答,并再次强调:法律既是一把保护自己的伞,也是一条约束行为的路。你们如今每一个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自己。”
此次“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贴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需求,实现了广大青少年“规则立心”的教育目标。下一步,闻喜法院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为辖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助理构建平安法治校园。
责编:刘中青
校对:李东升
审核:唐亚妮
上一篇:闻喜县开展“致敬英雄 传承希望”捐赠活动 情暖烈士后代
下一篇:闻喜县202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健康知识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