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10时46分40秒 星期日 欢迎登录山西法治时讯网!
账号:密码:
关于公开征集景继光、邓奕宏、申胜金等人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2024-08-29 我省“一网通办”简化信息变更程序2024-08-13 本科第二批C类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2024-08-13 我省调整社保月缴费基数2024-08-01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4-07-16 我省第一批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2024-07-16 我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024-07-08 我省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4-07-08 山西法治时讯网:关于换发新工作证公告2023-03-15
-->

内容

用时间淬炼真知灼见

——记我省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那些“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山西法治时讯网     时间:2024-07-10     阅读数:

   “从始建初期定位协调解决企地有关征地拆迁、损害赔偿矛盾纠纷,到现在全面负责中煤平朔公司内外部各种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隐患排查、法治宣传教育等,我们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的不断拓展延伸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坐标。”

   “从当年率先在全省设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到如今的一站式解纷中心,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已经走出单一治理模式——党政来主导,群众唱主角,依法依规办,已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记得当年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概念刚刚传到基层,我们就意识到,它是一种导向——动员整合各种力量,为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找到一条标本兼治的路子。随着社会工作部的陆续组建挂牌,充分证明了我们当初的探索与尝试是扎实可行的。”

    近日,本报记者走近亲历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变化的3名当事人,倾听他们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细节分享,感悟他们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解把握,体会他们以“媒”为媒,一道梳理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宝贵经验。这些浸润着基层实践者与法治新闻工作者智慧汗水,凝结着双方用时间淬炼出的真知灼见,让基层社会治理这个大主题找到了可感、可触、可普及的生动注脚。

   《见证》于我们而言,就是为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刻上新闻人的烙印,于采访对象而言,就是让散见的观点与实例汇聚成不可多得的累累硕果。双向奔赴,使命必达!

联手“开路人”

勾勒清晰路径

    王军,中煤平朔集团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与记者结识于2008年。

   “当时我们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刚刚成立,基层社会治理连起步都谈不上。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处理好生活区里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不让矛盾从生活区演变到生产区,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在看来,我们阻断生活区与生产区的矛盾牵连,将其牢牢摁在基层,其实也可以算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雏形。”自打调委会成立就守在原地的王军如是说。

    “正因为关注到您从无到有,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建立起驻地央企首家调委会,我们第一时间找到您,与您一起调解矛盾,回访当事人,并就建立矛调长效机制深入探讨,这种惺惺相惜的关系,为我们日后紧贴基层实际,持续挖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宝,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密切关注来自基层的践行者,努力做到与他们同频共振,作为法治媒体记者的我们,十几年如一日。

    王军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在升华,我们的挖掘也从未停止。“基层社会治理不是海市蜃楼,它需要同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这样治理的抓手才会更多,老百姓的感受才会最强烈。”王军说,他根据企业平安、法治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重点围绕涉及企业的征地拆迁纠纷、劳务纠纷,重点围绕影响企业稳定的信访积案,通过联合驻地政法职能部门,运用警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形式,确保案件从源头上得以化解,确保信访积案不转化升级,不引发恶性刑事案件。

    与此同时,我报也紧跟王军的调解步伐,分别在他当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殊荣的重要时刻,与他服务的平朔公司广大社区居民促膝谈心,与他倾力帮扶的信访案件当事人直面交流,同向同力勾勒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愈来愈清晰的路径。

跟踪“好典型”

体味新方式

    燕宽,原朔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与记者“结缘”的时间为2010年。

    彼时,朔州市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社会的大踏步向前,不可避免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那会儿所谓基层社会治理刚刚起步,大家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如何破解发展与矛盾交织的问题上。对于发展,从上到下翘首企盼,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又使基层干部备受困扰。”回忆起当初为基层社会治理“蹚路”,燕宽直陈“痛点”和难点。

    很快在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朔州市率先成立了市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燕宽告诉记者,那时的调解并非单纯就事论事,而是深挖矛盾纠纷背后的原因,务求焦点找得准,办法实打实,事后不反弹。许多职能单位因此将矛调中心变成了民意“收集地”,辖区群众更是把矛调中心当成了“可以好好呱哒呱哒”的首选地。

    对于来自基层的首创,我报不遗余力追踪采访,力争最大程度还原首创的事实来源与法治渊源。“记得当年你们和我们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周边城中村,一起看现场矛盾集聚在哪,需要解决的突破点在哪,群众诉求在哪。我们调解得耐心细致,你们在旁记录得一丝不苟,这种默契让我回想起来都由衷感慨。”多年以后,燕宽依然记得他与我报记者曾“并肩作战”。

    “当下的朔州基层社会治理亮点频现,山阴的‘炕头+地头’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目录,右玉的‘三用三式’工作法入选全省‘枫桥式’工作法目录,这一脉相承,我们一一见证。”正如燕宽所说,每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时段,我们都未缺席。

捕捉“金点子”

下好“先手棋”

    高建军,原大同市阳高县信访局局长,与记者相识于2016年。

    “信访问题是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其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县一级更是责任重大。前几年,阳高县就注重让群众有了信访诉求,看得见门,找得到人,清楚流程和规则,知晓法律和政策。记得那会儿信访服务中心云集了一批解纷高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因公殉职的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他与信访群众拉家常、算总账,为信访群众找出路、想高招,赢得了大伙的高度赞扬和一致肯定。”高建军眼里,基层社会治理走过的这些年,有些人有些事不能忘怀,正是他们的一举一动,为基层社会治理循序渐进发展奠定了一块块基石。

    高建军念念不忘的,我报也牵挂于心——我报结合当时信访工作的实际,特别选取了典型县区进行特别关注。从阳高信访服务大厅里国企改制带来的信访“阵痛”,到县委主要领导真下真访办实事,再到运用县域法治服务人才资源,保证信访案件不出法律范畴,不留后续安全隐患,每一步我们都准确地记录下来,保留下来。

    “基层社会治理是个大课题,只有基层的声音不间断发出去,社会治理呈现出的制度设计才会更合理,更贴近基层实际。”深耕一线的王军看重的是法治媒体下一阶段的影响力。

    “朔州市正在着力推行的‘一县一品’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建设,法治媒体高度关注正当其时,唯有充分运用好舆论宣传工具,这些品牌才有可能继续叫响山西,走向全国。”燕宽希望法治媒体今后打开格局下好“先手棋”。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一定得先从县域做起,这样自下而上坚持不懈走下去,‘信法不信访’才会真正根植人心,成为群众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真心希望法治媒体携手县域,关注县域,助力县域,为其积累依法信访经验搭建广阔的舞台。”高建军说出了他与法治媒体的共同心声。  

    本报记者杨锐


编辑:刘中青

校对:李东升

审核:岳怀志


来源:山西法治报

上一篇:永济交警:吹响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冲锋号
下一篇:永济交警:回炉再熔炼 凝铸卫士忠魂